中广网 南京 7月21日消息(记者杨守华徐州台胡剑玮)7月初,徐州市《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》通过国土资源部专家论证,并成为全国试点城市。徐州将通过复垦措施置换出近27 万亩土地。如何用好这些矿废弃地,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?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。
在沛县安国镇蔡家村,记者看到塌陷地连成片,不少地方积水成塘,蒲草长得旺盛,民房已经坍塌,道路是用煤矸石临时垫起来的。蔡家村附近有一座大型煤矿,长期生产后形成的采煤塌陷地约有1500亩,沛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成宪一直在思考如何“变废为宝”:“一个是环境的改善,把目前脏乱差的环境变成一个美化的、 旅游 的、观光的一个胜地,第二个用途,不能作为耕地的水面进行特种养殖,养鱼,在养鱼的基础上,太阳能发电,也就是水面的综合利用。”
统计显示,目前徐州工矿废弃地总量约27万亩,主要类型为采煤塌陷地及塌陷村庄、废弃闲置工矿用地、废弃的交通水利设施用地、采石宕口等,其中沛县为最多达到10万亩。徐州市国土资源局规划处副处长李占江说,复垦可以解决徐州土地资源瓶颈问题:“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,现在我市用地矛盾日益突出,用地的短板日益呈现,目前我市每年用地的需求量不低于5万亩,但省厅下达的指标也就是6000亩左右,远远满足不了我市经济建设的需求。”
据了解,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已经编制完成了《专项规划》,确定了项目布局和时序安排,首期复垦面积约4万亩。